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COP28“中国角”开幕式 暨“生态文明与

    [内容预览]

    | 2023/12/4 10:01:11
    本报记者张倩迪拜报道 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开幕式暨“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边会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开幕式及边会并致辞。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外交部原副部长、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刘振民,COP28主席苏尔坦等国内外嘉宾出席。开幕式由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主持。 黄润秋指出,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阅读全文]

  • 促进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内容预览]

    | 2023/11/27 16:01:09
    本报记者谢佳沥北京报道 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的批复,原则同意《工作方案》。 根据《工作方案》,北京市将重点做好推进服务业重点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探索新兴业态规则规范、优化贸易投资制度安排、完善公共服务政策环境、强化权益保护机制等工作。 在探索新兴业态规则规范方面,《工作方案》提出,要促进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

    [阅读全文]

  • 中美携手深化气候合作 提振全球气候治理信心

    [内容预览]

    | 2023/11/21 10:25:57
    李丽平 刘金淼 11月15日,中美两国共同发表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以下简称声明)。这是2021年中美重启气候变化对话合作渠道以来,继《中美应对气候危机联合声明》和《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之后,达成的第三份气候领域共识文件。声明既一脉相承,又不乏创新亮点,具有丰富内容、深刻内涵意义和特征,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声明发表意义重大 两国气候变化

    [阅读全文]

  • 奏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交响曲

    [内容预览]

    | 2023/11/21 10:24:43
    本报记者 赵娜 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吴江区、浙江省嘉善县三地,地处沪苏浙两省一市交界处,紧密接壤,互为亲密邻里。 日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印发实施迎来4周年。近年来,三地紧密携手,从“三家人”变成“一家人”,打破了行政边界,共同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本,绘就江南水乡全域秀美新图景。 4年耕耘,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长三角示范区)环境质量持续稳定改善。

    [阅读全文]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的通知

    [内容预览]

    | 2023/11/6 17:58:48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的通知 发改环资〔2023〕140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为落实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有关部署,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阅读全文]

  • 美丽中国样貌看浙江

    [内容预览]

    | 2023/11/6 14:42:45
    低碳发展 绿色共富 景美人和 ◆本报记者 朱智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旁,第一次到余村的游客争相拍照;村里道路两边,“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标志闪闪发光; “全球合伙人”共创基地中,一个个创客背靠青山、面朝田野忙碌着;各家门口,景观品装饰一新……深秋时节,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蓝天碧水绕青山,欢声笑语飘农家,处处美景如画、繁荣兴盛。 行走在余村,听老余村人讲村子的美丽,听新余村人讲创业的

    [阅读全文]

  • 院士专家为深圳美丽中国建设精准把脉

    [内容预览]

    | 2023/10/25 20:23:47
    在深圳美丽中国典范评估研讨会专家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推进深圳美丽中国典范建设的实施路径和对策建议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分析,为深圳市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精准把脉,开出良方。 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社会创新设计总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规划署原署长凌嘉勤: 一方面,建议在都市化发展、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深港共同保护深圳湾海岸线,共同改善深圳湾的水质,使深圳湾变成整个大湾区的“黄金内湾”。

    [阅读全文]

  • 浙滇签署生态环保合作框架协议

    [内容预览]

    | 2023/10/25 20:20:18
    本报见习记者陈克瑶昆明报道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对口合作交流会日前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 会上,浙滇双方就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环境保护治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交流讨论,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签署了《浙江省生态环境厅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对口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浙滇双方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按照协同联动、协力推动、合作创

    [阅读全文]

  • 跨越山海,共谱“一带一路”绿色华章

    [内容预览]

    | 2023/10/18 16:54:27
    本报记者 张倩 跨越山海,合作共赢,共话发展。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奏响了“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的壮丽交响,搭建了各方广泛参与、汇聚国际共识、凝聚各方力量的重要平台,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激扬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合力。 正如历史的卷轴上,驼铃阵阵、舳舻千里,张骞策马西行、郑和扬帆南下,在万里丝路上播撒中华民族的善意和友谊。如今,共建“一带一路”在

    [阅读全文]

  • 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动能

    [内容预览]

    | 2023/10/16 11:03:25
    ◆于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奋进新时代伟大征程,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出壮丽图景。共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将进一步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阅读全文]

  • 以高质量生态环境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内容预览]

    | 2023/10/16 10:57:56
    大江东流,奔腾不息。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政策协同和工作协

    [阅读全文]

  • 推进ODS淘汰进程 实现国家履约目标

    [内容预览]

    | 2023/9/13 16:29:53
    本报讯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禁止生产以1,1-二氯-1-氟乙烷(HCFC-141b)为发泡剂的保温管产品、太阳能热水器产品的公告》和《关于禁止生产以含氢氯氟烃(HCFCs)为硅油稀释剂或清洗剂的一次性医疗器械产品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公告》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公告》发布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我国自1991年加入《关于消耗臭氧层物

    [阅读全文]

  • 赋能绿色创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

    [内容预览]

    | 2023/8/30 10:33:04
    本报记者张倩 伴随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历史性变迁,在中国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近日,国合会2023年年会在京举行。期间,多份研究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其中由国合会首席顾问编写的年度《关注问题报告》聚焦当年中国和世界环境与发展重点问题,已连续21年发布。今年的《关注问题报告》以“绿色创新”

    [阅读全文]

  • 保护重要生态空间要一条红线管到底

    [内容预览]

    | 2023/8/23 15:35:57
    程维嘉 我国首部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中国生态保护红线蓝皮书(2023年)》(以下简称《蓝皮书》)日前正式发布。这是继今年我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全面完成之后,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建设取得的又一标志性进展。 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代表性成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制度创新,从全世界来看都是独一无二的创举。《蓝皮书》首次系统总结了我国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历程、方法、成果和实践案例,提出了

    [阅读全文]

  • “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3年会”在川举办

    [内容预览]

    | 2023/8/7 9:47:25
     本报记者方琬夷成都报道 8月5日,“美丽中国百人论坛2023年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擘画绿水青山美丽中国”。论坛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出席年会并致辞。四川省成都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凤朝出席年会并致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王金南主持论坛开幕式。 黄润秋指出,今年7月,党中央时隔五年再次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这是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又一个新

    [阅读全文]

  • “杜苏芮”缘何在华北引发极端强降雨?

    [内容预览]

    | 2023/8/2 17:40:49
    本报记者牛秋鹏 第5号台风“杜苏芮”已于7月28日上午登陆福建,成为今年以来对我国影响最大的台风。 虽然“杜苏芮”登陆后强度逐渐减弱,但受“杜苏芮”残余环流继续北上影响,华北、黄淮等地出现极端强降雨过程。 “此次强降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累计雨量大等特点。”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方翀告诉记者。 方翀表示,自7月29日以来,华北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其中,7月

    [阅读全文]

  • 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在西安举办

    [内容预览]

    | 2023/7/15 16:22:04
    本报记者张倩西安报道 今年7月12日是第十一个全国低碳日。生态环境部、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在陕西西安举办2023年全国低碳日主场活动。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陕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钟洪江出席活动并致辞。 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近年来,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构建完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采取节能降碳减排、建立完善碳市场、增加森林碳汇等一系列措

    [阅读全文]

  • 生态环境部就《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

    [内容预览]

    | 2023/7/11 15:53:53
    本报记者李欣北京报道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推动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政策手段,有利于鼓励更广泛的行业、企业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支持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对减碳增汇有重要贡献的项目发展。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后,各类社会主体可以按照项目方法学等技术规范要求,自主自愿开发温室气体减

    [阅读全文]

  •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显示多项指标创新高

    [内容预览]

    | 2023/7/11 11:03:20
    本报记者牛秋鹏北京报道 日前,《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蓝皮书》显示,2022年中国极端高温事件频发趋强,极端强降水量事件增多,气候风险指数呈升高趋势。 《蓝皮书》指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15年至2022年是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8个年份。中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水平,2022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92℃,为20世纪初以来的3个最暖

    [阅读全文]

  • 践行新“公民十条” 携手共建美丽中国

    [内容预览]

    | 2023/6/7 16:46:57
    本报评论员 6月5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新修订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以下简称新“公民十条”)。它将引领公民践行生态环境保护义务和责任,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携手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5年前,为引领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发布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被社会公众称为“公民十条”。这是全国层面首个针对公民的

    [阅读全文]

9249 篇资讯  首页 | 上一页 | 1 2 3 4 5 6 7 8 9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资讯/页  转到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