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全国自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通过专家评审。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复旦大学等单位13位专家学者参加。 《规划》明确“多元主体培育”“规范场域发展”“强化人员队伍”“加快课程研发”“健全标准体系”“深化交流合作”等六大主要任务和重点建设工程。 与会专家认为,《规划》是中国第一部具有引领性作用的行业行动指南,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 [2023/12/4 10:08:57]
本报记者 陈妍凌 11月22日,《全国自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通过专家评审。其中提出,到2035年,培育1000个高质量的自然教育示范基地、1万个示范点和5万条示范径。结合不同地区资源禀赋、文化特色等,在全国基本形成9个自然教育特色示范带的发展格局。 当前,全国从事自然教育的机构近两万家,从业人员约30万人,每年组织开展各类活动超100万次、参与人员超1亿 [2023/11/27 16:07:22]
本报见习记者程小雨 打开微信“碳碳星球”小程序暑期打卡广场的入口,映入眼帘的是小学生们花式变身“环保达人”的照片,他们纷纷用镜头定格下“光盘行动”“低碳出行”“分类投放垃圾”的环保瞬间。“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2023年全国小学生践行“公民十条”暑期打卡活动接近尾声,小学生们用这场持续21天的“低碳打卡行动”演绎别样的绿色暑假。 此次主题打卡活动由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腾讯公司、中华少年儿童 [2023/8/14 11:10:32]
本报记者陈媛媛 以“复古着装+自行车骑行”的方式沿汾河自行车道骑行20公里。这不是在作“秀”,而是山西省太原市一场复古骑行低碳公益活动。 活动主办方山西科城能源环境创新研究院(以下简称科能研究院),是一家致力于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智库型非营利机构。科能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王晋轩,是一位90后小伙子,童年时坐在父亲自行车上的美好回忆,让他成为一名骑行爱好者。 沿线文明古迹众多 骑行体验场景丰富 因不定期 [2023/6/5 16:35:42]
本报记者 程梓桐 一身白大褂,一手拿样品,一手拿着X射线荧光分析仪。“大家好,我是‘无毒先锋’的毛博士……”初识环保公益组织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无毒先锋”行动发起人毛达,是在一个网络短视频上,他正给大家科普生活中潜在的有毒有害物质。 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环境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史博士、“零废弃公益联盟”联合发起人、“无毒先锋”团队负责人,毛达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专业人士。 你可 [2023/4/6 11:50:03]
本报见习记者董亚楠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自然教育从业者、杭州大地之野自然学校的联合创始人兼CEO徐剑敏对这些内容颇为关注。“开展自然教育遵从的是在自然生态环境中,对孩子进行综合素质培养的原则,以此增强孩子对生态环境的 [2022/11/22 8:45:21]
本报记者张倩沙姆沙伊赫报道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7次缔约方会议(COP27)期间,中华环保联合会青少年环境友好行动委员会(以下简称青少委)正式发布《应对气候变化,中国青年守护飞鸟行动倡议》(以下简称《倡议》)。作为青少委“飞鸟守护大使”的人气虚拟偶像泠鸢yousa,与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年代表以视频形式参与了此次活动。 作为青少委“飞鸟守护大使”,泠鸢yousa在发布会上以视频形式呼 [2022/11/22 8:44:19]
▶80余名“绿动未来”志愿者齐聚山东省烟台市养马岛践行“为蓝行动”。 ▶“绿动未来”连续七年开展“为蓝行动”,还大海以蔚蓝。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人海和谐共生的根本要求和基础保障,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为动员社会力量关注并参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护航美丽海岛建设,同时 [2022/10/5 15:41:15]
倪红 李东阳 2022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时强调:“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在生态环境部科财司、宣教司的指导下,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环境出版集团、中国语文报刊协会青少儿播音主持专委会在5月15日—6月5日期间,共同举办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六五环境日科普系列活动。活动分三阶段开展,包括《科学环保知识讲堂》直播、青少年生 [2022/7/8 9:48:24]
青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肩负着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使命。发挥青年创新精神,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对加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深远影响。为弘扬五四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生态环保创新实践,在2022年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上汽通用汽车联合主办,“绿动未来”环保公益平台承办,国内众多高校联合协办的第七届“中国大学生环保创新培育计划”正式启动。 本届“培育计划”在 [2022/5/9 15:41:47]
水是人类的生存之本,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命线。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体系中,水生态文明建设占据重要位置。为发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水环境改善,切实解决缺水地区群众的用水难题,在第53个世界地球日之际,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和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绿动未来”环保公益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承办、中国绿会水安全公益基金和富光实业协办的“一杯水的约定”环保公益活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 [2022/4/27 17:35:43]
程晋波 有媒体报道,截至2022年3月底,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推出的“MaaS出行绿动全城”活动,通过采用公交、轨道、步行、骑行方式出行自动转换为相应的碳减排量,减排量可兑换公交卡、代金券,或捐赠环保公益活动等方式,累计实现碳减排量近10万吨。有效转移21%的绿色出行观望者(日常出行主要使用小汽车的群体)开始参与绿色出行,转移13%的绿色出行参与者(日常出行中交替使用小汽车 [2022/4/8 9:41:03]
本报记者李欣北京报道 为进一步提升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引导动员社会各界参与生态环境保护,4月6日,在2022年“六五环境日”倒计时60天之际,“相约2022六五环境日”网络宣传活动在京启动。 活动紧密围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2022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涵盖“小山小水迎六五”网络宣传、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寄语环境日、环保歌曲传唱、朋友圈看六五、六五环境日线上答题、六五环境日海报大联展、六五微博大互动、六 [2022/4/7 8:31:45]
为保护臭氧层,国际社会于1987年签署缔结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自缔结至今,《议定书》淘汰了99%的消耗臭氧层物质(ODS),在促进臭氧层恢复的同时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自1991年加入《议定书》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保护臭氧层工作,认真履行《议定书》规定的各项义务,与各缔约方一道致力于保护臭氧层工作。2021年9月15日,《<议定书>基 [2022/3/14 10:33:16]
“零废弃”(Zero Waste)理念的首次出现距今已有五十年。近年来,强调源头减量(Reduce)、重复利用(Reuse)和回收循环(Recycle)的“零废弃”模式在社区、家庭和校园等场景得到成功实践,已经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2021年8月以来,由万科公益基金会发布的《办公新“零”感——零废弃办公行动指南》引发了众多企业在办公室践行3R原则的新浪潮。 “零敢计划” 主题 [2022/3/1 22:03:16]
近日,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地铁、深铁商业、深铁时刻传媒、深圳特区报与腾讯联合打造的“低碳星球”公益展上线。深圳市民在深圳地铁9、10、11号线的部分站点,都可以参与体验,用绿色出行减少的碳排放量,养成自己专属的“低碳星球”。 “低碳星球”公益展前来体验的绿色出行者 “低碳星球”小程序是面向公众的碳普惠互动平台,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腾讯公司联合出品,根据 [2022/1/19 13:41:04]
本报记者陈妍凌 “你知道吗,这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和难得。”北京学生李然兴奋地回忆着。高二那年,她参加“美境行动”环境教育项目,设计的城市小块裸露地面绿化方案,被政府相关部门点赞并采纳,“我好像在做梦,同学们都非常羡慕我。” 与李然有相似经历的学生有很多。1996年,在壳牌(中国)有限公司的支持下,“美境行动”环境教育项目开始在我国大陆地区开展。25年间,项目已覆盖北京、上海、四川、江 [2022/1/10 13:55:26]
本报见习记者于天昊 “北京‘两会’也提到货运助力自行车了,北京的城市货运物流需要好的新工具。”手机上推送的一条北京市政协委员提案的新闻,让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有些激动。作为清华大学的一名教师,杨新苗与自行车可谓是“结缘已久”,在他的推动下,一条“机动车免进”的道路建立起来,为许多骑车人提供了方便。 而在离这条自行车专用道不远处的办公楼,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 [2022/1/7 10:54:59]
2021年12月11日,20组北京亲子家庭参加“环保我先行”环保设施参观活动,走进“华新绿源”,开启了电子废弃物环保之旅。图自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 本报记者 张黎 尽管北方寒冬凛冽,但一场会议的连线现场,却传递出令人倍感温暖与欣喜的数字。 “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实,山东将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列为‘十四五’重点工作进行部署,2021年,全省组织线上线下开放活动近20 [2022/1/4 19:31:21]